top of page
搜尋


關於租補預算凍結,芒草心呼籲:請保障每一位國民,在社區安居的基本權利
目前,租補預算凍結的衝擊正迎面而來。國土署提到「若租金補貼預算未能如期解凍,經費將於11月用罄」。也就是目前接受租金補貼的你、芒草心協助租屋的服務對象們,11月過後可能面臨無補助能使用的情況。
關於租補預算凍結,芒草心呼籲:請保障每一位國民,在社區安居的基本權利


【 對弱勢者苛刻,又增加法院工作負荷的 #社會救助法 】
近期,司法專業人員/法律工作者的過勞情形開始受大眾關注,不過在近期衛福部社工司的《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卻又見到許多進一步增加法官工作量的增訂條文。 法扶基金會統計,扶養訴訟件數每年都是 #法律扶助 家事案件類的第一名。 台北地院法官李莉苓庭長特別指出,近十年來社會福利與救助部門,將涉及福利發放與社會救助的行政問題,以扶養訴訟形式轉嫁給法院承擔的怪象,也指出社會救助行政部門其實有 #權力做好自己份內的職責 ,勿再 #把法院當成行政部門的調查單位 。 / 十幾年來未大幅修正的《社會救助法》,對申請低收入戶者設下極高門檻。 今年五月,是立法院要求衛福部必須提交修正草案的期限,但各領域社福民間團體組成的 台灣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提出的修正建議,仍大多數未被衛福部採納,包括不列計「未同居共財」親屬的收入與資產、降低扶養責任的前提要件,與停止在申請人收入灌水等建議,都被社工司予以忽視。 甚至,草案中新增了要求遭受家暴者必須「提起離婚之訴」才能將施暴者排除在家庭收入列計範圍之外的規定。 請相關行政部門請勿再為方便而忽略自身責任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2024年4月29日


【 社會救助要解嚴:2023年台灣貧窮政策民意調查結果 】
舊時代的社會救助制度,在現今忽略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芒草心與人生百味、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興隆會所 等團體共同組成的台灣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在經過制度現狀討論與案例搜集後,今年8月進行了全國民意調查,並於9月底召開記者會公布結果。針對芒草心的服務對象-無家者,在...

芒草心 Homeless Taiwan
2023年10月4日


【 社會救助要解嚴:2023年台灣貧窮政策民意調查結果公布記者會 】
由多個民間社福團體組成的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簡稱社救盟)9月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今年8月發起的一項針對貧窮政策的全國民意調查結果,呈現當代台灣民眾對於貧窮的感受,對社會救助制度的看法,與對制度改革的期待。 社救盟指出, 人民主觀感受的貧窮率與近貧率,與政府正式承認的貧窮與近貧人口之間存在巨大落差,凸顯出現行社會救助制度因戒嚴時期遺緒與嚴苛審查規定,而未如預期發揮最後一道安全網的功能。 社救盟表示,台灣的社會救助制度還沒真正解嚴,呼籲各組總統候選人應承諾積極改革社會救助制度中不合時宜的規定,才能建立讓200多萬貧窮人民與180萬近貧人民有安全感的國家。社救盟提出多項具體改革訴求,同時也要求現任中央政府不能卸責,應盡速提出預計的修法時間表,並在修法之前先以政策及行政技術啟動實質改革。 出席團體包括: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興隆會所社工團隊暨社區走跳小組、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台灣勞工陣線、南洋台灣姊妹會、勵馨基金會、崔媽媽基金會等。社救盟也邀請到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2023年9月27日


【 基本工資調漲,為什麼會讓「國王的新衣」變厚?】
上週五, #基本工資 確定調漲4.05%;同日下午, 洪申翰 Sun-Han 委員 在立法院紅樓召開【社會救助公聽會:回應當代貧困人民的需要】,邀集公民團體、學者專家、衛福部、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移民署各方代表與會討論。 我們一方面感謝洪申翰委員深入追究社會救助制度的重重問題,一方面也憂心,基本工資調漲之後,又會因為《社會救助法》不合理的「 #虛擬收入 」規定,讓一批貧困者失去低收資格,或從一開始就被擋在社會救助的窄門之外。 問題不在基本工資。基本工資原本就是為了保障勞工權益與基本生活的制度。但現今有許多人根本賺不到基本工資,甚至做著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的非典型工作,即使努力工作也只能長期處於「工作貧窮」的狀態。然而政府的社會救助部門,卻預設「每個有工作能力的人都應該賺得到基本工資,或行業平均經常性薪資」,並將這個弔詭的預設設計進低收入戶的申請條件限制之中,基本工資竟被政府變成了阻擋窮人申請救助的門檻。 這個基本價值預設,源自1963年的戒嚴時代訂下的《臺灣省社會救濟調查辦法》,威權政府在不信任人民的心態下,單方面強加於台灣的貧苦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2023年9月13日


【 減少無家者後備軍,政府應儘快修補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 】
芒草心爭取了6年以上的 #無家者專法 ,在本週的 #社會救助法修法方向公聽會 見到一絲曙光。 近十幾多年來,美國、日本、南韓都制定了無家者專法,各國無家者人數比例都有明顯下降,但台灣的無家者人數維持不墜,無家者佔人口比例還比日、韓高出好幾倍。這還是用台灣政府低估的無家者人數來算的,如果納入「隱形的」無家者,台灣的比例會更高。但為什麼日本、韓國在十幾二十年前就做得到,台灣卻做不到? 芒草心多年前早已看見,中央政府的長期缺席,加上《社會救助法》對無家者的制度性歧視,地方行政的預算與人力不足,共同造成「無家者不需要專法保障」的意識形態,而缺少無家者專法又使前述問題更加惡化。 #無家者專法首次正式進入立法院的議程 在芒草心與聯盟夥伴團體的倡議下,跨黨派的立委們包括范雲委員、洪申翰委員、王婉諭委員、吳玉琴委員、陳琬惠委員和林為洲委員都願意修正《社會救助法》並增訂無家者專章。范雲委員主動領銜,將首部民間版法案帶進國會一讀;吳玉琴委員更運用召委的職權,在衛環委員會召開修法公聽會,讓民間訴求與衛福部有機會正面對話。 5/15的公聽會上,范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2023年5月23日


【 不讓人們跌落流浪,我們需要更完善的社會救助法 】
如果有完善的社會救助體系,讓掉落的人們能夠即時獲得妥善協助,或許很多人都可以不用成為無家者了。 這是芒草心那麼努力推動修法的原因。 多數無家者可能曾經歷家庭關係斷裂、身心狀態難以負擔穩定工作,處於生活中有重重困難的狀態,即便如此,因為社會救助系統過於嚴苛的條件,這之中也僅有5%順利取得低收身份與福利補助。 針對現行法規的不合宜,芒草心與聯盟夥伴在5/15的衛環委員會公聽會之中提出幾項觀點,也聆聽在場的委員、學者提出的建言- | #急難救助不是回應貧困的永續解方 | 急難救助限制需短期內有急難事實才得以申請,對貧困者而言,一時的補助無法紓解長期生活困境,在貧窮線邊緣的人乃至即將無家的人,國家應從殘補式的施恩,轉為思考國民適足生活保障的需求。 | #家戶所得共同列計磨耗社政及司法行政能量 | 立法委員 洪申翰 Sun-Han 、 蔡培慧 慧做事真實在 與台大社工系鄭麗珍老師指出,目前的社救體系將家庭做為個人最後救濟防線是不切實際的作法,現今社會有許多家庭關係斷裂者,實際上的家庭是無法善盡親屬責任的。更因目前申請福利皆須考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2023年5月17日


【 貧窮人的大地遊戲 】
今年剛滿七十歲的八哥,五十幾歲時因為中風及脊椎壓迫神經的關係,無法從事穩定的工作而來到台北街頭流浪。剛開始仰賴街賣維生,靠著每個月一萬元上下的收入在台北租了一個小窩,但靠天氣、靠人情的街賣生意時好時壞,沒有家人支持的八哥,因為收入不穩定後來又再次回到街頭流浪,經歷了漂泊的幾個年頭,才接觸到芒草心。 來到芒草心自立據點居住的八哥,縱然還未滿65歲不屬於老人身份,但身體的狀況其實真的難以負荷長時間的勞動,更遑論能夠賺到穩定付房租的錢,當時社工決定要替他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協助他在台北至少能租到房子,好好休養之餘不需要再為了維生而愁。 #然而申請低收補助不如想像中順利 因為八哥其實名下有一子,不過在孩子一歲時八哥便與前妻離婚,幾乎與這個兒子鮮少來往。即便關係如此疏遠,在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時仍然因為名下有子女而無法通過補助。 後來為了申請福利資格,社工及律師協助八哥與兒子提起扶養義務訴訟(目的是希望可以判決兒子免除扶養義務,這樣國家才有介入的理由)。在判決結果中,由於父子在成長過程中仍有些許的照顧、金錢互動,因此仍判決兒子需要每個月提供五千元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2023年5月12日


【 當生活陷入困頓,除了仰賴親友救濟,你還能夠找誰求助呢?】
#社會救助法 是國家因應人們在陷入生活困頓時,避免人們落入無處求援的處境而生的制度,它規範社會救助體系的遊戲規則、決定誰能夠取得社會福利身份資格、明定政府與社會福利體系應該提供國民哪些方面的介入協助。 #社會救助法 到底是什麼? 社會救助法規範了當人們經歷哪些困境、存在哪些讓生活困難的條件時,可以取得社會福利身份與資格,進而獲得相關補助、協助措施與補貼。讓人們即便遇上難關,還至少能夠生存下去。 你或許會想,無家者的處境如此艱難,應該很容易取得社福資源吧? 事實上,根據芒草心 2019 年的調查,約 9 成的無家者沒有(中)低收入戶身分。 芒草心推估實際的貧窮家戶數約為政府承認低收入戶的 7.6 倍,以現行法規標準,被排除在社會救助體系之外的貧窮人口約有 220 萬人, 170 萬餘家戶。 這些家戶與無家者被排除於社會福利體系之外的原因,絕非不需要協助,而是源自《社會救助法》中設立的種種排除條件,讓許多需求者無法獲得相對應的資源。 「那, #既然有了社會救助法 , #為何仍有人流落街頭 ?」 實際情況裡,芒草心發現社救法的遊戲規則讓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
2023年5月9日


【 國家應提供適足生活保障|芒草心共同提出民間版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 】
圖/社救法修正記者會 范雲委員辦公室提供 無家者當中,只有不到 5% 的人有「中低收入戶」的資格。 實居地與戶籍地的限制、被預設的虛擬所得、列計與實際生活情況不符的家戶人口財產,使無家者在申請福利時難以通過,也讓社工在來回與社會救助業務承辦人溝通實際情形時,耗費無...

芒草心 Homeless Taiwan
2023年3月21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