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募集二手手機,支持無家者自立生活 】
男性住宿據點- #自立支援中心 首次與 #心手村培力中心 合作,號召志工來和據點的住民進行一對一、個別化的手機使用教學,希望透過一對一的方式解決住民們各自的需求!

心手村
2023年5月29日


【 一個人要好好生活,除了工作以外還需要什麼?】
幸運又順利的話,無家者在經過社工陪伴與協助後,找到了能負擔的工作,也幸運地遇到友善的同事與老闆,有時卻還是放棄了工作,或被雇主反映工作狀態不穩定。可以發現除了租屋、工作之外,撐起一個人還需要許多其他條件,來修復無家者在墜落的過程中磨損的身心。 心手村,就在這樣的需求中誕生了! 要先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穩定地工作。常聽大哥大姐們抱怨身體這裡痛、那裏痛的心手村村長,開始想著把村民們找來運動。 試探了一下大家的意願,發現大家的反應非常一致: 「蛤,運動?我毋免啦!(台語)」「運動我不行!有時間運動,不如去上班!」 村長想了又想,決定把課程定調為「痠痛救星」--不想運動,省按摩的錢總可以吧? 為了讓村民們快速對運動建立信心、感受到課程的成效、增加後續參加的意願,村長也與 樂您運動 Learning YunDon 的阿兼老師反覆討論,讓課程具焦在短期能感受到效果的痠痛舒緩與伸展動作上。 在辛苦的工作環境及年紀大之下,無家者經常有許多身體上的病痛,例如退化性關節炎,而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或腎臟病,也會間接造成末梢神經循環不良、水腫等。 隨著老師的帶領,大家分享著

心手村
2023年4月18日


【 一起,好好吃一餐!心手村火鍋趴 】
街頭上的人們,往往很難有機會好好吃上一餐。短缺的薪資,讓街頭上的每一餐都需要精打細算:早餐省一點吃吐司配罐頭、中午吃泡麵,晚上可以吃好一點的魚丸湯。即使與營養師合作營養知識課程,但金錢短缺,讓無家者們有了營養知識,仍無法用營養均衡的邏輯來購買吃食。 或許你曾發現,許多無家者並不是餓得瘦骨嶙峋,而是以較為豐滿的身型居多。仰賴善心人士發餐的無家者,多數時候過著吃完這餐,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的日子。沒有發餐時,常仰賴乾糧與罐頭度過,肉類、高油、高鹽的食物,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腸胃問題、肥胖或心血管疾病。 於是,這次店長決定與大哥大姐們一起好好吃頓飯 ,準備一餐,讓街頭的大哥大姊們能夠吃到新鮮的食材,也讓大家來到心手村熟悉環境! - 從到超市挑選食材開始,發現就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情:牙口不好的大哥大姊,便需要軟爛、易入口的食物;有人不吃牛肉、不吃辣、有人不吃魚,飲食上的細節與習慣,都經歷一陣討論與核對。 大哥小心翼翼地拿下冷凍櫃裡的蒟蒻,問店長:「我想吃這個,可以買嗎?」 「想吃甚麼,就買!」這大概是店長僅有能給的豪邁,想著大概只有在這種時候,可以讓大家不需顧

心手村
2023年3月29日


【 來一碗無家者的手作湯圓 】
文/社工琳琳 前日分享艋舺貴陽街上的冬至夜景,而在南機場的 #心手村培力中心 冬至那天也鬧轟轟的呢! 打開門迎面撲來香香的黑糖味和熱呼呼的薑香,桌面擺滿各種五顏六色的食材等待著被搓揉塑形, 冬至當天我們邀請無家者們一起到心手村煮湯圓、包水餃,原先擔心大家做的成品會不好可能需要幫忙,所以還找了老師們、志工們來協助,但我好像把大哥大姐的生命經驗想的太狹隘了,每一顆水餃、每一顆湯圓,都蘊含著好多故事。 #小如 包的水餃摺痕美到可以拿去賣,一問之下原來這個手藝是跟家人學的,但現在與家裡人不太聯繫,沒有同住的人一起吃,也就一段時間沒包過水餃了。 和他聊天的時候我滿腦子在想,這賣相那麼好,是不是可以讓小如手作一些來幫她販售,好讓她補充那不知道何時才能裁判下來的扶養費或是福利補助,可以讓她生活的比較好一點。 而另一位 #阿本哥 是被其他單位社工從公園給撈進來芒草心的,現在住在芒草心的 #友善宿舍 ,阿本哥開始前便驕傲的地說著他對煮水餃有多拿手,邊煮邊跟旁邊的人分享小撇步是可以在水裡先加一些鹽巴,整個活動中,他包辦了

心手村
2023年1月7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