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友幹嘛不去收容中心?」無家者漂泊理由大解析!從街頭到家的路到底有多遠?
- 芒草心 Homeless Taiwan

- 17分钟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有工作、有存錢,為什麼還是要在街上流浪呢?」
芒草心知道,這是許多民眾心中多少會出現的疑問
我們用6分鐘的時間,帶你看見「他們為什麼離不開街頭」
🪨 ⋯ 🪨 ⋯ 🛣️ ⋯ 💡 ⋯ 💡
2011年11月11日,是芒草心慈善協會登記成立的日子,也是社會對無家者議題逐漸展開對話的重要時刻。
起初從國際交流出發,接著開始在第一線扶持無家者,從街頭走向安居。
同時,芒草心也透過社會溝通專案、創新的服務據點,促進社會大眾對無家者更多元的理解,創造更友善、包容的議題對話空間。
🪨 ⋯ 🪨 ⋯ 🛣️ ⋯ 💡 ⋯ 💡
但,在無家者同行的漫漫長路中,我們遇見三大阻礙🪨🪨🪨
#認籍不認人、#虛擬收入、#租屋困難
這些挑戰,讓芒草心陪伴無家者的歷程中充滿難關,突破重重現實問題,才能打開回家的門。
今年,更發生了「#艋舺公園改建案」
衝擊了無家者的生活與權益,也影響在地社福網絡的服務……
多年的耕耘下,芒草心看見——#現行福利制度,#仍不足以回應無家者的需求。
因此,芒草心透過一連串積極的政策倡議行動,開啟社會對無家者權益的討論,期待能將議題帶進公眾討論的視野內;更不斷呼籲政府應開始重視無家者的困境,促進社會救助法的修法進程。
我們知道,推動這些龐大的石頭很難,也更需要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支持。
🪨 ⋯ 🪨 ⋯ 🛣️ ⋯ 💡 ⋯ 💡
在芒草心生日前夕,也許你正被雙11的促銷資訊疲勞轟炸
我們與 臺灣吧 - Taiwan Bar合作推出這支影片,期待大家也能放鬆心情,一起看見社會中最貧窮者的處境!
#透過影片,#芒草心想說——
無家者來自我們的社會,也終歸回到我們的社會。
慈善雖能暫時撐住無家者的生命,但改變「無家可歸」的現狀需要完善的制度。
📣除了社會救助法需與時俱進,台灣更需要一部《#無家者權益保障法》
#幫助無家者找到出路,#也預防更多人群落入街頭流浪生活。
2017年,國際專家的正式建議已為我們開了頭;
2025年的現在,是需要我們關注立法的關鍵時刻。
🪨 ⋯ ⋯ ⋯ 🚶➡️ 🚶♀️➡️ 🚶♂️➡️ ⋯ ⋯ ⋯ 💡
邀請關注無家者權益的你、讓願意理解街頭生活的你
以及一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你——
共同理解無家者正在面對的困境,也和芒草心一起向政策制定者、立法者與即將審查我國人權報告的國際專家說:
「我們在乎且希望打造一個,讓底層人民都能夠安居樂業的社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