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草心社工的耶誕節願望:明年的租屋補助不用再陪政府踢足球 】
- 芒草心 Homeless Taiwan

- 2022年12月27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已更新:2023年5月23日

文/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2022卡達世足賽剛落幕,台灣社工為弱勢民眾申請租屋補助的過程,彷彿也經歷了一場漫長的球賽。一顆顆沒傳到的球,凸顯出中央、地方政府及不同租補體系之間的銜接問題。芒草心社工忙救球時,也許下耶誕節願望:希望明年會有改良的租補政策2.0版,社工不用再陪政府單位踢足球。
本會匯集的實際案例顯示,中央政府為求在短時間內衝刺達到擴大租屋補貼的目標戶數,而設計了短跑式的三梯次申請模式,但這種做法卻因案件集中與行政量能不足導致案件塞車,反而造成申辦流程的銜接不順與進度延宕。對照之下,如果採取民間建議的隨到隨辦模式,並規劃常設人力承辦業務,將有助於把案件量能分散到各個月份,也不致於衍生申辦期限延長與否的不確定性。
熱鬧開局的場邊對話
今年(2022)7月1日上線的300億租屋補貼,首次由中央直接受理申請及發放補助,並推出了放寬申請門檻、擴大補助戶數、補貼金額加碼與簡化申請程序等措施。對於良善的政策立意,本會等社福公益團體寄予厚望之時,也於7月2日發布共同建言指出申辦規定的盲點,要求中央政府應增加隨到隨辦、先審核再後補租約、或延長申辦期限到12月底等作法,以回應弱勢民眾飽受租屋市場歧視的困境。面對內政部的沉默,我們不放棄地上書行政院與各黨立委,後經關注此議題的張宏陸委員召開協調會,邀請民間團體與內政部營建署官員當面會談,才獲得官員的非正式承諾。
不確定會不會有的延長賽
原訂於今年8月31日截止申請的租屋補助,後來陸續延長了2個梯次,8月30日公布第二梯次受理到10月31日截止,而專供弱勢民眾申請的第三梯次,則是遲至12月初才公布,自12月5日起受理到同月31日截止。
然而,政府為何不在8月底一次公布延長申請時限到年底,卻讓社福團體等到12月初才確定有第三梯次,而使弱勢民眾的租屋過程平添不確定感?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截至11月底的申請戶數約32萬戶,其中約27萬餘戶合格,共計發出了26億餘元,仍遠未達原訂目標的50萬戶,至今仍有不少第二梯次的案件還在審核當中。
令人困惑的自由球:行政量能不足,案件塞車衍生不確定性
內政部雖已增聘人力因應租補申辦需求,但面對高度密集的案件數顯然仍力有未逮,這反映在各組承辦人員審核速度不一、核發補助時間差異大且具不確定性。例如同在第一梯次申辦的案件,有人在10月就領到補助,有人等到11月才領到,補件的快慢也與核發補助的快慢不甚相關;況且不同承辦人回覆的發放日期有3日、13日或23日等不同版本,有些承辦人看得到系統中的發款日期,也有些承辦人說看不到。撥款日期不確定,這導致第一線社工的困擾,因為無法掌握個案能否如期領到補貼,並繳租金給房東。
對照之下,往年由台北市政府都發局辦理時,大約每年7、8月申請隔年1月起的補助,加班車則在1、2月申請6月起的補助,通過之後就會連續核撥12期補助,每期固定都在當月28日發放。如申請人有租約到期問題,都發局會預先提醒要補新租約,然而,今年的中央補助卻可能因租約只到12月29日,而視為不足一個月,便逕自不發當月補助,既無預告也無人力知會申請人。
舊案轉新案的銜接落差,致補助中斷
今年首次由中央接手核發租屋補助,因此產生舊案轉新案的轉銜問題,也就是從縣市政府都發局(或城發局)的補助、包租代管的租屋補助,轉銜到內政部營建署的租屋補助系統。
社工在第一線實際遇到轉銜不順的情況,例如一位無家者在今年2月向都發局申請、6月開始領取都發局租屋補助,後在營建署主動將「舊案轉新案」的過程中,因營建署沒有勾稽到房東最新的稅籍資料,導致他第一梯次申請不通過,也未接到補件通知,只好申請第二梯次,到最近才通過審核。但他目前尚未領到營建署的補助,仍是領取都發局的補助。這是有驚無險的「軟著陸」案例。
另一個無家者案例則是「硬著陸」,同樣是2月向地方政府申請、到9月仍領取都發局補助,但被「舊案轉新案」之後,10月份的補助突然中斷。社工去電詢問,營建署卻與都發局互踢皮球,最後釐清是營建署的責任,營建署才在11月3日發了11月份的補助,並在11月11日補發10月份的補助。
臨門一腳,該助攻的卻沒來:包租代管業者的缺席
包租代管體系的轉銜問題,則觀察到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有部分包租代管業者沒有協助上傳租約到營建署系統,導致延宕審核期程,登記第一梯次卻遲至11月才領到補助。
第二種情況是,包租代管的租補規定與中央租補規定不協調,例如三人共租一戶公寓且各自負擔租金的情況,在包租代管系統的規定下,這三人都可用一份共同租約申請各自的租屋補助,但今年的中央租屋補助規定,一份租約只能供一人申請補助。包租代管的規定則是一戶只能有一份租約,無法分開簽約。兩者相互扞格。
這兩種情況反映出,中央與包租代管的兩種租補系統需要更有效的整合規定,而若包租代管業者未扮演好助攻角色,中央租補政策的美意就會欠缺臨門一腳。
濫吹越位犯規?遊民身分認定不同調,削弱扶助政策的連續性
芒草心服務的一位無家者,因患有癲癇與身心疾患而屢遭就業市場歧視,他原本自今年5月起以遊民身分申請到台北市都發局每月5,000元租屋補助,而開始自行租屋,但他到10月被轉銜到中央租補系統後,卻被營建署認為「有租屋已非遊民」,而不適用遊民弱勢身分的第二級6,000元補助額度,反而被調降為第三級的3,600元補助額度(註1)。然而,申請中央租屋補助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具備租約,這項前提竟導致削弱了地方政府對無家者的扶助,凸顯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扶助政策缺乏連續性,足以抵銷了原可幫助無家者脫離流浪生活的努力。
所幸後來台北市推出加碼補貼政策,以彌補各種被中央降低補助金額的情況,回到原定補助水準。但在其他沒有加碼補貼政策的縣市,對無家者的居住支持亦可能遭到削弱而渾然不覺。
如果說一位無家者被從地方傳球到中央卻變成「越位犯規」,原因也出在政府政策設計的不連續,而不是那份連續的租約或無家者本身的問題。
取得低收入戶資格,租補金額卻無法隨之調整
還有一類案例涉及福利資格的變動。一位無家者被系統自動從「舊案轉新案」之後,在中央租補審核未決的期間,他取得了中低收入戶資格,但補助等級卻無法隨之調整為第一級,故每月實領補助比應領金額短少2,000多元。但能否放棄已核可的中央租屋補助,再重新以低收入戶身分申請?業務爆量的承辦人,卻無法提供確定的答案。
今年的租補政策轉銜問題,明年是否還會發生?我們預料會。因為,今年並非所有舊案(領地方政府補助者)都被順利帶入中央租補系統,亦有不少審核未過或降級的情況,若未改善流程或整合系統,同樣的事情將會在明年下半年再度發生。作為支持無家者的民間團體,我們呼籲中央政府廣納民間建議,檢視及改善補助相關流程,並採用隨到隨辦措施,規劃常設人力承辦租補業務,以利實現政策允諾的國民居住權益。
–
註1:租賃房屋所在地為台北市的案例,中央租屋補助的第二級金額上限為5,000元,加乘社會弱勢1.2倍數即為6,000元。而第三級補助金額上限為3,000元,加乘初入社會青年1.2倍數即為3,600元。



Wow, the article highlights a real struggle! Navigating those systems sounds tougher than any game. Speaking of games, are you guys familiar with anime wordle? It's a fun, Bleach-themed word game that's great for a quick mental break!
Get your favorite racing games and apps for free download at The Apk Asphalt. Enjoy fast, safe, and verified APKs including Asphalt 8, Nitro, and more—updated daily for Android users!
That’s such a powerful wish — everyone deserves stable housing without endless bureaucracy. I was actually searching how to remove people from a photo the other day, but this post really puts things in perspective.
Tried out a beauty test recently and it was such a fun way to see things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It’s lighthearted but also makes you think about self-confidence.
NullBrawl est la meilleure alternative pour explorer Brawl Stars avec des gemmes gratuites, modes uniques et brawlers disponibles immédiatement, sans attendre.